目前分類:藝術資訊 (2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文/ 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黃瑞茂(《97年公共藝術年鑑》轉載,引用於文建會)

圖/ 文化建設委員會




鹿港鎮公所-鹿港是我家     城市的文化經驗總是在演化中,公共藝術法制化是新的趨勢。回應地方政府的真實操作與現實的需要,一種地域性的公共藝術操作模式逐漸形成。在許多努力下,多樣的操作模式是一種「行政設計」。「行政設計」的嘗試,可以逐漸增加一些可能的光譜,這樣的多樣性有助於公共藝術中的「公共性」的核心意圖,這種就實作經驗所建構的經驗與論述之演化是值得肯定的,所以有關於公共藝術的論述將不會只是一種詮釋,而是藉由「去領域」與「再領域」的辯證,建構屬於在地的經驗模式。


     依據今年所接觸的有限案例與相關討論的基礎,提出幾點觀察做為進一步討論的線索:


公共藝術基金的設置擴大了城市美學的效應


公共藝術《鹿港是我家-問路凳》結合在地工藝與文化,親切的象徵令這組作品甚受當地居民喜愛      各地方政府紛紛設置的「公共藝術基金」逐漸因為作品的陸續完成,對於公共藝術的操作產生一些啟示。首先是改變「沒有建設的地方就沒有公共藝術設置」,可以藉由各種計劃性的操作,讓公共藝術可以進到需要的地方,基金的整合應用亦可跨越目前單一金額所能操作的模式。但是這需要審議會把關,避免落為地方建設的政治指定,而壞了美意。就公共藝術的意義而言,基金的操作改變了公共藝術的真實體驗,逐漸從單一建築或基地如何再現與設置,轉到城市空間中如何提升整體城市美學的議題。


公共藝術作為都市空間中人與環境互動的協調機制


      目前多樣的行政操作也讓公共藝術呈現多樣的可能性,逐漸從物件式的操作,分化成為種種的概念,稱為「永久」、「臨時裝置」、「裝置藝術」或是空間與地景取向的作品。特別是連結地域空間的需要及都市空間中公共性的滿足,特定基地的議題獲得關注,使之成為都市設計的一部分。


藝術家運用鹿港隨處可見的板凳創作出《鹿港是我家-問路凳》     96年鹿港鎮公所操作的公共藝術計畫《鹿港是我家-問路凳》是一個好案例可以說明此一議題,藝術家劉國滄將以鹿港常見的板凳做為公共藝術素材,在鹿港鎮內知名景點都放上《問路凳》作品,勾引了鹿港在地的「葫蘆問」民間遊藝,在真實的巷弄空間中引起「指向」與「引導」的作用。


     在具體的表現上,系統性的作品成為一種都市設計,結合分析研究與再現的空間模式。當都市美學做為目的,公共藝術除了本身的表現之外,也將扮演協調的機制作用,民眾藉由置身其中的體驗,產生真實經驗,擴大其身體知覺,進而辨明其在都市空間中的所在,具體的與抽象的存在。


公共藝術的安全性與構築材性的認識聯繫著「公共」的「倫理性」


故宮-日籍藝術家和泉正敏作品《無為/無不為》      截至目前為止,台灣各城市的公共藝術雖然已經累積相當可觀的作品,但是工程實務對於許多參與設置的藝術家仍是一項挑戰,縱使施作單位是藝術家所雇用,也常常需要主辦單位或是執行小組出面幫忙協商與解決工程的界面問題,例如收邊小細節的忽略、解說牌的任意安置,或是戶外環境對於材料作用所造成的性質改變的不了解等等。


     這是一個現象,背後所牽涉的是認知的問題,對於一個處於真實條件下的工程而言,最後的工程是需要扮演收頭的角色;創作者應該是問題的解決者而非製造者。當然藝術家更期待作品的創意性表現,能影響整體環境的氛圍。國立故宮博物院的公共藝術作品,從結果來看甚為可惜,日籍藝術家和泉正敏的作品《無為/無不為》,可以回應傳統園林的意境,不只是一種純粹「物件式」概念的演化,但是基地並沒有提供這樣的機會。這個設置的庭院環境如果可以修改一下,可以更加發揮其空間美學的意圖,只是不知道當初藝術家有沒有提出這樣的建議?


建築可以做為公共藝術嗎?


    「百分之一」一開始就注定建築師與公共藝術家的爭議,建築作為一個作品(包括基地內外的空間環境),公共藝術的設置本來就是一個整體。但是現實中公共藝術的執行小組總是要求建築師要開放設置地點選擇的權力給被邀請來的設置藝術家。於是公共藝術與建築的關係,除非執行小組有企圖與能力去整合,否則一開始就註定是前後二件事。


清華大學-候鳥歸巢     新的法令有些許調整:「公有建築物或政府重大公共工程主體符合公共藝術精神者」審議通過後視為「公共藝術」。這樣的法令似乎是要回應目前建築物與公共藝術分開的先天狀態,尋求可能的結合機會,給予獎勵。但是實際操作下來,恐怕很難避免「公共藝術」的「桂冠」作用,通過審議之後,不管設置的建築物與藝術品是分離或是結合的狀態,該棟建築將被視為「公共藝術」。這樣的結果也讓建築作為公共藝術的審議無法定案。


     從真實經驗來看,我們要去肯定歷年來的執行過程中的種種努力與些許機會,不用在意「公民美學」、「國民生活美學」或是「藝術介入社區」等等口號式的引導。去定義「公共藝術是什麼?」也是無濟於事,因為常常只看到這些定義後面的資源盤算。



      回應變動的社會,回到既有的經驗來看,公共藝術有建築/地景/空間的向度,也有工程的向度,也有社會性的向度,也要容納新的社會議題,像是生態等等。這些已經發生的經驗中含括了種種的爭辯、對話與期望,我們需要的是面對與整理一些所創生的城市美學或是公共藝術中好的態度與作為。

唐果婚姻介紹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藝術和設計聯展 台灣藝術家 倫敦「辦桌」好亮眼


中時 更新日期:2010/06/10 02:57 江靜玲/倫敦九日電



中國時報【江靜玲/倫敦九日電】



廿一位來自台灣的藝術家和設計師,九日起在倫敦舉行「Ban-Doh 辦桌@FORMOSA」聯展,豐厚多變的作品,充分展現了台灣新一代的原創實力。



這項展覽由倫敦藝術大學台灣會(UALTWS),與一群台灣藝術設計工作者組成的Formosa團隊共同主辦,經過公開徵選,邀集廿一位台灣藝術設計家、四十件作品參展。



「辦桌」聯展內容涵蓋插畫、攝影、工業設計、服裝設計、視覺影像藝術、裝置藝術等多樣創作領域,為台灣藝術設計家近年來在倫敦規模最大的聯展。



去年底拿下美國Gen Art Style前衛時裝獎的古又文,在這項聯展中,首次在歐洲以靜態方式展出他的得獎作品Emotional Sculpture。自創品牌旅英多年的服裝設計師劉美惠,則以「Season of Love」為題,以影像和精緻古董布料縫製作品相互輝映展出。



出身於阿美族馬泰林部落的優席夫,旅居愛丁堡十三年,四年前以素人身分開始作畫,首次到倫敦參展,參展作品悉已售出。



已受邀參與今年九月倫敦藝術節、明年一月並將到紐約展現的高翎婷,以聯合國代表女性和平的顏色粉紅色系列畫作參展。插畫家趙敏慈則以細膩歡騰色彩,挑戰觀者的視覺能力。



「辦桌」聯展,令人深切感受到台灣藝術工作者豐沛的原創力。參與展出的古又文認為,這項聯展,可以讓更多國際人士看到台灣的軟實力。



一位來自法國的建築師盛讚「辦桌」是一項「很棒的展覽」,表示「從未想到,台灣一個小島國,可以創造出這麼多元化的藝術和設計。」另一位來自愛沙尼亞的參觀者說,同樣來自小國家,她對台灣的藝術創造力,「感到非常驚訝與佩服。」



參與展出的藝術家和設計師多認為,這次聯展提供了台灣藝術家在海外合作的平台。主辦人之一林宥任則認為,台灣有許多年輕有才能的藝術家,他們的藝術和設計,應該有機會讓更多的人看到,期望未來舉辦類似活動,可以獲得更多支持。



這項「Ban-Doh 辦桌@FORMOSA」台灣藝術和設計聯展從九日起在倫敦市區Angel地鐵站後方的Candid畫廊舉行,展期到十三日止。


 


引用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610/4/276x6.html


唐果婚姻介紹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鐘有輝
















鐘有輝
            鐘有輝



                                         
                                      文/圖 國立台灣美術館

    鐘有輝,台灣雲林人,1946年生於台北。自幼即喜繪畫,曾參加美術比賽獲獎。1970年考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從諸名師研習藝術。1973年後,隨廖修平教授學習現代版畫。師大畢業後與同道組織「十青版畫會」,對現代版畫的創作與推廣,十分熱忱,尤其擔任十青版畫會會長五年間,除開放274版畫工作室讓會員使用外,對後進會員多有愛護及提攜之心。

    1987年鐘有輝自日本學成返國,任職國立台灣藝術學院,規劃籌設全國唯一的版畫中心,開設版畫學程提供各系學生自由選修,培育了不少版畫創作人才。此外,亦接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辦理全國版畫師資人才培育研習班,並支援全國中小學版畫教學,提供最佳的版畫教材教法和資訊服務。


    鐘有輝在奉獻美術教育之餘,亦持續不停創作,其創作風格初期表現出傳統東方人的宇宙觀與生活觀。留日期間由於接觸日本的藝術工作環境,發表「心窗系列」,作品述說著一種人間禪定的觀照,呈現出一種自然符號的抽離極限。回國後的創作,以自然與人生作探討,孕育出「生之讚歌」、「捲簾系列」及「心情系列」,所強調的是:自然中的草與葉,雖然極為微小,但生命力卻非常強韌,其生生不息的奧秘與人的生命消長有契合之處。近年來發展出「萬花筒」系列電腦複合版畫及迷你車的裝置作品,皆展現其對版畫繼續鑽研,精益求精的成果。

唐果婚姻介紹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莊普的老莊式新普普


----曾長生*(Pedro Tseng)


 


 


(前言與提要)


莊普,與筆者年歲差不多,也一樣出生上海,去過西班牙留學。不過他卻是一位運用理性規制達到直觀詩意的當代藝術真誠實踐者,1983年以極簡風格出發,並以此聞名。他也是一個興趣廣泛的創作者,穿梭於生活語境所觸發的醍壺灌頂式的創作興味是其根本興趣。他的作品無論是在複合媒材、裝置藝術或繪畫創作,擅長以自我主觀性,加入一種令人無法預期、充滿驚喜的手法。他篩瀝日常生活中,那些細微、不被注意的事物,或是外在看來平淡無奇的小事,從中提煉出對現代性場域的思考。


 


 


一、       台灣的現代吉普賽人---從犀利哥談起


 


 


 


莊普既保留著一種對於社會生活的敏銳度,又總是跳脫社會脈絡的聯繫,他完成了一種弔詭的流浪,他以藝術實踐同社會對質,卻又為了維持某種無政府的藝術家精神跳離原來的發言位置。莊普由生活如實若幻的鏡像所延展的創作觀,恰與莊子在知北遊第二十二篇所云:「道在屎溺」呼應之。莊普的流浪心靈、跨越潮流、混搭風格,堪稱為台灣藝術圈的現代吉普賽人。其流浪與混搭的本質與調性,倒是令人自然聯想到最近紅遍兩岸路的犀利哥。這樣的聯想或許有點不倫不類,但如果以莊普式的混搭類比,也讓人不覺要會心一笑了。


前一陣子,一個很火的乞丐網貼突然在兩岸上走紅帖內敘述的是一個被網友譽為「究極華麗第一極品路人帥哥」的乞丐---犀利哥因為他放蕩不羈不倫不類的感覺以及那原始版的混搭潮流給人們潮流視覺眼前一亮犀利哥的風潮延燒,就連劉德華也推崇犀利哥的混搭,並稱此路邊乞丐的創意比起名牌設計,顯然是毫不遜色。犀利哥是一個走於社會邊緣的沒有正當職業流浪漢作為流浪漢犀利哥有點與眾不同那就是他的穿著和行為怪異類,比起其他流浪漢而言犀利哥樹一幟洒脫得多那憂的眼神唏噓的碴子還有那雜亂的頭髪,都深深的迷倒了眾生。


其實,少年時期的莊普長年的不快樂,最初因對於父母離婚的不能理解。悶悶地,於是胡思亂想,對於什麼都心不在焉。「我的父親老說我虛無主義者,沒有目標,沒有規畫,成天無所事事。」莊普說,幸運的是他那文人出身的父親並不貶低他。他於是照樣過著街頭閒晃、西門町的電影一家看完一家,以及家中埋頭畫畫的日子。埋頭畫畫是他虛無心靈最大的寄託。莊普在復興美工畢業後,他即拒絕考大學,當完兵就飛往西班牙。高中的時候他就自視甚高,想當畫家的自己看不起當時學院訓練。莊普不僅不滿於學院的僵化,同時他也感覺到,當時社會的環境、社會領導階層的箝制作風、整個台灣的環境都讓他處處受限,活得難受。他是抱著安全放逐自己的心情去西班牙的,沒想到,一到歐洲,他卻活過來了,什麼奇裝異服,什麼晃盪的,在西班牙的環境根本沒人會數落你,在台灣顯得奇特的在那裡卻顯得平常。


如今,莊普說自己有時候還是對於自己當了一輩子的藝術家這事,有些矛盾的心情。他說,還未真正成為藝術家時的自己,像一艘靠港的帆船,想要出航往自己的理想國去,看看海闊天空。現在莊普已是離港好遠好久的船了,覺得自己在老去,同輩的朋友許許多多都上岸了,他卻還在海中航行。「有時候,我也會覺得危險,有種不知何時靠岸的落寞。」莊普對生命的不確定感與對藝術的放逐心靈,的確深具吉普賽人的流浪精神,這也是台灣一般藝術家所少見的氣質。


 


 


 


二、       莊普藝術的思維模式演化


()、生命的有限性(finitude)


()、經驗與先驗(empirico-transcendental doublet)


()、我思與非思(my cogito and the non-thought)


()、起源與歷史性(origin and historicity)


 


 


三、       莊普藝術的前衛性與跨文化性


()新超現實主義(Neo-Surrealism)的美學觀  


()、跨越現代與後現代的創作異數


()、從現象學探莊普的存在與變化


()、莊普藝術的跨文化性: 具禪味的東方煉丹師


 


 


 


<主要參考資料>


蔡宏明,<心靈與材質的邂逅>1983


郭少宗,<從孤島到橋頭堡>1986


石瑞仁,<從材料學的主張到符號學的增強─解讀伊通的莊普個展>1990


陳愷璜,<我片斷的測量莊普>1991


劉永仁<莊普--遨遊方陣展敘蓬勃生機>


朱文海,<從極限到游牧:一種境遇行動中的視域開展>


黃建宏,<流浪者的陸塊: 淺談莊普的「賭徒-藝術家」與「藝術家-詩人」>


陳國強,<取決於方格>


吳垠慧,<討厭村上隆---莊普以卡漫反卡漫>2008


 


 


 


*曾長生主要論著: 《俄國藝術實驗》(1995),《羅馬式建築藝術》(1997),《拉丁美洲現代藝術》(1997),《李仲生卷》(1999),《致命的美感》(1999),《超現實主義藝術》(2000),《另類現代》(2001),《台灣超現實風繪畫》(2004),《西方美學關鍵論述—從文藝復興時期到後現代》(2007),《禪與現代美術》(2007)等專書三十餘種; 學術論文發表近二十篇; 其他藝術文化論述專文發表三百多篇(1990-)

唐果婚姻介紹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後的晚餐不只藏聖杯 達文西還畫進末日預言!


(2010/03/16 00:00)0:00)






梵蒂岡研究人員表示,在「最後的晚餐」中,的確隱藏著「達文西的密碼」,但跟耶穌無關,而是「世界末日」警告。(圖/擷取自網路)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在暢銷小說《達文西密碼》中,敘述知名畫作「最後的晚餐」隱藏著「聖杯」涵義,耶穌右邊是坐著已有身孕的抹大拉的瑪利亞(Mary Magdalene)。梵蒂岡日前承認,這幅畫的確隱藏著「達文西的密碼」,但跟耶穌無關,而是預告將有世紀大洪水來臨,也就是「世界末日」警告。




根據英國《泰晤士報(Times)》報導,梵蒂岡研究員嘉莉茲雅(Sabrina Sforza Galitzia)宣佈,她解出隱含在「最後的晚餐」畫作中,真正的「達文西密碼」!她表示,根據她的計算,達文西預見世界末日會在一場「全球性大洪水」中來臨!




嘉莉茲雅解釋,在「最後的晚餐」中,耶穌與12門徒坐在一張長桌上共進晚餐,而背景則是一面有窗戶的牆,窗子上方有個弦月型圖案,正好位在耶穌的頭頂上方。這弦月型圖案其實隱含「數學和天文學」謎題,包括黃道十二宮的星座,以及利用拉丁文的24個字母來代表一天24小時。




由於達文西曾看過《新約聖經--啟示錄》當中描述的末世景象,也讀過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等哲人的描述,根據嘉莉茲雅的計算,及他的手稿顯示,達文西相信,大洪水將是「人類的新起源」,始於西元4006年3月21日,同年11月1日完全毀滅世界。




但由於達文西生在「艱困的時代」,不得不把訊息隱藏起來,因此「最後的晚餐」的確是藏著「達文西密碼」,但嘉莉茲雅強調「不是丹‧布朗(Dan Brown)小說一手捧紅的達文西密碼。」





上圖:最後的晚餐




「最後的晚餐」壁畫寬460公分、長880公分,繪在米蘭聖母感恩教堂(Santa Maria delle Grazie)的修道院食堂內。達文西從1495年開始作畫,直到1498年才完成,法國國王路易十三曾命人複製此畫於璧毯上,目前收藏於梵蒂岡,也就是嘉莉茲雅的研究基礎。關於報告的詳細內容,梵蒂岡曾為此出版《梵蒂岡典



藏:李奧納多的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 of Leonardo in the Vatican)》一書。


 


 資料來源http://www.nownews.com/2010/03/16/545-2580360.htm

唐果婚姻介紹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素人畫家江慶章 賦予老鷹王者之眼


 


自由 更新日期:2010/02/01 04:11







 


記者阮怡瑜/彰化報導


 



彰化縣員林鎮素人畫家江慶章,從小熱愛繪畫,高中輟學後當起流浪畫家,為了糊口在市場擺攤賣絲襪,仍不忘情繪畫,最後透過學習裱褙,終於走入繪畫領域。


 



現年四十四歲的江慶章,雖無受過任何訓練,但從小就著迷繪畫,高中念了一年就輟學,背起畫架、四處寫生,父親氣壞了,江慶章乾脆離家出走,不久,沒有工作的他還是向現實低頭,開始在菜市場及夜市擺攤,利用擺攤空閒,觀察人生百態並抽空繪畫。擺攤生活一晃眼就十五年,江慶章發現忙碌於工作,離夢想愈來愈遠,因此收起攤販生意、學習裱褙。透過裱褙,不僅能工作糊口,更可接觸最愛的繪畫。


 



江慶章為了讓自己的繪畫更有深度,也陸續向林煒鎮、吳燈錫等畫家學習,十年前,因緣際會遇到當時擔任永靖國中校長的沈慶鴻,因其賞識與鼓勵,讓江慶章更有信心,逐漸走出自己的路,其中,畫鷹成為江慶章的招牌特色。江慶章喜歡畫老鷹,因為老鷹飛得高,眼光又寬又遠,本身帶有一種內斂的霸氣,是真正的王者,要呈現老鷹「王者風範」的關鍵在於眼神,他可以花費三、四個小時完成一幅全開的鷹圖,但最後的鷹眼,卻需要思考兩天,才會下筆,只為了展現鷹的精神。


 



江慶章曾在寫生時摔斷腿,也曾因用眼過度,造成視網膜剝離,繪畫之路雖然走得辛苦,但最終會獲得最甜美的果實。


 


資料來源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201/78/1zslk.html


唐果婚姻介紹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廢五金老闆巧手打造鐵釘公仔 裝置藝術點石成金


 


NOWnews 更新日期:2010/01/31 17:05 地方中心/高雄報導

 



你相信兩跟鐵釘、螺帽與套錢也可以變成藝術工藝嗎?高雄一退休汽車板金老闆蔡榮泰就利用自己的巧手,讓汽車五金零件重獲生命;只見小小鐵釘竟然變成迎親隊伍與宋江陣,傳神的模樣讓參觀民眾驚呼連連。


 



專注焊接、打模的男子名叫蔡榮泰,是一名退休汽車板金師傅,在他的巧手塑形下,簡單的兩根鐵釘、螺帽、套錢在短短15分鐘就變成拉胡琴好手公仔,待拷漆、上色後就成了樂隊中的小角色,除此之外還有指揮、吹喇叭、彈吉他等樂團成員,栩栩如生的動作都是蔡榮泰的驕傲作品。


 



另外還有一套復古迎親隊伍公仔,帶頭放鞭炮的還戴了副眼鏡,口中叼了根煙,至於媒人婆的頭髮則是用細鐵絲纏繞而成,每個人物都是精雕細琢、化腐朽為神奇。蔡榮泰表示,「都是汽車材料,可是這個身體就是我們的鐵釘呀,所以就給它說『鐵釘公仔』,哈哈!」


 



蔡榮泰除了迎親、宋江陣的系列鐵釘公仔令人讚嘆外,其住家附近的社區公園也是到處都可見到他的裝置藝術,大門口的大瓢蟲還是用三個引擎蓋組成。蔡榮泰指出,「這個身體跟翅膀要三個引擎蓋喔!三個引擎蓋才能做起來,(記者:那個腳呢?)那個腳就是用汽車的排氣管。」


 



除了蔡榮泰口中的引擎蓋、排氣管外,還用得利用汽車拷漆才能做成眼前坐鎮大門的大瓢蟲;轉個方向的另一隻毛毛蟲則來自排氣管改裝,至於黑寡婦抓蚊子的材料則是廢棄安全帽與衣櫥鋼管,而園中最神奇的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裝置藝術,鐵片是幕後大功臣。蔡榮泰的巧手讓公園宛如生態園區,也讓廢棄五金點石成金,再造另類新生命。(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侯沛吟、湯暉恆)


 


資料來源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131/17/1zros.html


唐果婚姻介紹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由更新日期:2009/12/28 04:11

 

 



〔編譯鄭寺音/綜合報導〕藝術史上最廣為人知的自殘事件,幕後謎團終於解開?英國學者最近宣稱已取得有力證據,證實荷蘭名畫家梵谷是因為受不了精神與經濟上都是支柱的弟弟即將結婚,才會發狂自殘。


 



英國學者貝利研究梵谷自殘後不久完成的畫作「靜物:畫板、菸斗、洋蔥與封蠟」,得出上述結論。貝利在「藝術報」期刊1月號中指出,畫中描繪的信,是1888年12月梵谷弟弟西奧寫給母親的家書,貝利認為,把原本就已精神混亂的梵谷推向自殘深淵的,正是那封西奧通知訂婚消息的信,「梵谷擔心會失去弟弟在精神與經濟上的支持」。


 



貝利研究梵谷於1889年1月、自殘後一個月完成的「靜物:畫板、菸斗、洋蔥與封蠟」,認為畫中描繪的信封可能帶有線索,他以放大鏡細查,發現信封上有個以圓圈圈起的號碼「67」,調查後發現這是西奧巴黎寓所附近的郵局郵戳,而信封上的字樣「新年」,經巴黎郵政博物館證實,是19世紀後半葉12月中旬後的信件都會蓋上的戳記。


 



靜物畫中 看出端倪



貝利認為,這封日期為12月21日的信,是西奧寫來跟母親報告已向女友求婚的家書,而梵谷故意讓這封信入畫,是因為它有重要意義。


 



當時在巴黎當藝術經紀人的西奧,後來寫信給未婚妻,提到他在梵谷自殘後的耶誕節前往亞耳探視梵谷一事。信中寫道:「我跟他提到妳,他顯然知道我說的是誰,還有我說的是什麼。我問他同不同意,他說,婚姻不該是生命的主要目標。」


 



梵谷為何在1888年耶誕節前夕割下自己的左耳,藝術界爭論多年都無定論。有人認為梵谷有精神病,也有人說,梵谷是因為與好友高更決裂而自殘,而德國漢堡大學學者最近提出新說法指出,梵谷與高更因為一個名叫瑞秋的妓女起口角,混亂中高更以利刃割下梵谷左耳。


 


唐果婚姻介紹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津美術館 10/7慶祝復館

增建新館、全新命名、年度熱展,再展新藝窗



  • 編輯部




建築師隈研吾設計的根津美術館新館外觀。(攝影/藤塚光政。)



從2006年5月休館至今的東京根津美術館,即將於今年10月7日正式對外公開復館。該館由根津嘉一郎(Nezu KaichiroΙ)建立於1940年,珍藏超過7,000件文物,包括繪畫、書法、雕刻、金工、陶瓷、漆工、木竹工、染織等各式種類,其中含7件國寶、87件重要文化財和96件重要美術品。該館也以收藏茶道用具著稱,為日本茶道美術館界的代表。館外占地7,000餘坪的日式庭園,樹海成蔭、曲徑通幽,是館區中為人樂道的美麗景點之一。

 

 

根津美術館的建設經費,主要來自2008年在香港佳士得春拍推出的「中國清宮御藏鐘錶專拍」,當時以總成交金額2億8,096萬500港元順利拍出15座西洋鐘,創下史上最高成交金額的鐘錶拍賣紀錄,同時順利為該館籌得重新建館的資金。





新館大廳。(攝影/藤塚光政。)



委由日本知名建築師隈研吾(Kuma Kengo)設計兩層樓面的新館,總共規劃了特展、書畫、青銅、佛像雕刻藝術以及茶道藝術等展示廳,除特別注重館藏文物保存時的溼度控管外,在入口大廳採落地玻璃窗以爭取內外空間視野相通的開闊性,則強調出觀展所需的人性化空間的創意。另外,對外宣告全新美術館誕生的同時,該館的英文名稱也從原先Institute of Fine Arts(美術協會)改成以創始人姓氏命名為Nezu Museum(根津美術館),並重新設計新的館方logo。為慶祝復館推出的「根津美術館─新創記念特別展」(2009/10/7~2010/9/26),將陸續以不同的8大主題帶領「根津迷」體驗東京最「in」的美麗話題。

 


延伸視野→ www.nezu-muse.or.jp


 



唐果婚姻介紹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81歲馬茶 以生命畫故鄉


自由 更新日期:2009/09/06 04:09







 


〔記者王涵平/新營報導〕81歲馬茶從78歲才開始無師自通畫油畫,雖病痛纏身,仍堅持以畫筆彩繪故鄉風景,首次個展前遇上八八水災,畫作幾乎全遭水淹,爛泥中撿回的54幅畫作留有泥土、水漬痕跡,成為歷史見證。


 



馬茶20歲從仁德保安車站前的老家嫁至官田渡仔頭的四合院,多才多藝的馬茶讀過空大日文系、喜歡彈琴,也會指揮媽媽合唱團,最喜歡的工作則是教日文。


 



曾在家中與渡頭村公厝教過10多年日文,馬茶說,每每有人通過日文檢定,就是她感到最有成就感的時候。


 



由於馬茶長期深受高血壓、心臟病所苦,在78歲那年,經營畫廊的兒子許裕祥鼓勵母親嘗試畫畫,希望透過藝術治療,讓母親的健康可以穩定,未料,馬茶從此停不下持畫筆的手。


 



馬茶從家中的木瓜、花卉到渡仔頭的芒果,從官田的葫蘆埤、綠色隧道畫到仁德老家舊名車路墘車站的保安車站,她說,最愛的是曾文溪的菅芒花,最近的南市黃金海岸落日與黃昏畫作,則是最能呈現現在的心境,很多人看了都很有「奇摩子」(日語)。


 



2年多來畫了百餘幅油畫,期間還發現大腸癌,治療過程甚至發生無法正確分辨顏料的顏色,馬茶還是堅強地畫下去,未料,個展前遇上八八水災,渡仔頭四合院老家幾乎遭滅頂,畫作也全被埋在泥土中。


 



許裕祥救出其中54幅加以清洗,然畫作除了褪色,還留有泥土、水漬,他說,個展順利舉行,證明母親的油畫禁得起考驗,同時也見證八八水災歷史,希望今天(周日)最後1天展期,大家一起到縣立文化中心與母親見證台灣人在八八水災後展現的強韌生命力。


 


唐果婚姻介紹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Baldessari 1916 Treno alla stazione di lugo(時藝多媒體提供)


中時 更新日期:2009/08/26 02:50 吳垠慧/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吳垠慧/台北報導】


 



未來主義藝術家對科技速度的狂熱


 


,讓這個藝術派別予人陽剛感受。一九○九年未來主義始祖馬里內蒂提出〈未來主義宣言〉還出現一句「蔑視女性」,讓人誤解未來主義歧視女性。事實上,馬里內蒂反對的是當時受傳統約束的女性,或受到布爾喬亞影響的糜爛享樂的女性形象。一九一八年〈未來主義政黨宣言〉中,他宣揚「自由戀愛」、「貶抑婚姻價值」,希望解除強制加諸女性的不平等。


 



馬里內蒂曾肯定,女性也能過著特立獨行的生活,當然,也能成為藝術家。目前在國立中正紀念堂中正藝廊展出的「飆未來:未來主義百年大展」中,藝術家皮波.李佐筆下那位神情高傲、吞雲吐霧的《抽菸的女人》,就是未來主義新女性的代表。


 



《抽菸的女人》色彩明亮,象徵新思想的來臨,女人神情自若,無視他人。色塊與線條呈幾何狀分割,讓女人的身形、臉龐產生俐落、果決之感。


 



《抽菸的女人》突破傳統繪畫中,女人只被當成性感尤物或母性光輝的象徵,彰顯女性的自主獨立,那麼,佛圖納托.德裴洛的《女性閱讀機器人和女性繡花機器人》說明了女性也需要求取知識(見圖,時藝多媒體提供)。這件作品中有一位女機器人在繡花,另一位女機器人在閱讀,顯示女性可以參與知識時代的來臨。人類需要藉由科技進化,科技也就由知識而來。這畫已不像以前未來主義硬梆梆的幾何圖形,而是種軟化的造型。


 



匹斯托里斯的《女人與環境》,畫面中央是一位女性置身在色彩繽紛的夢幻環境裡,畫面切割成如魔術方塊般,倒是呈現了某種浪漫。


 



「飆未來」展覽中包含了兩位女性藝術家的作品。一位還是馬里內蒂的太太貝內蒂塔.卡帕.馬里內蒂。她的《岩石與海的節奏》以幾何元素表現海濱風景,事物被抽象化表現,如圓圈代表漩渦,用色相當清淡。另一女性藝術家的作品則是芭芭拉的《機艙裡的思想》是幅航空繪畫。她常以自身經驗入畫,這件作品是從機艙內鳥瞰翠綠大地,大地分割有如調色盤。


 


 


未來主義展覽資訊來源http://www.cksmh.gov.tw/index.php?code=list&flag=detail&ids=85&article_id=3208






























飆未來-未來主義百年大展(售票)
展覽日期:2009-07-15 ~ 2009-10-11
活動地點:1展廳 (9:00-18:00) 17:30分停止售票
主辦單位:時藝多媒體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合辦單位:中正紀念堂
開幕茶會:2009-07-14 ~2009-07-14   18:30
茶會地點:1展廳
配合展覽之活動:專題演講,文教活動









  西元1909年義大利詩人馬里內蒂推出了「未來主義宣言」,號召掃蕩一切傳統藝術、創建能與機器時代的生活節奏相合拍的全新藝術形式,未來主義自此誕生,並迅速由文學界蔓延滲透至美術、音樂、戲劇、電影、攝影等各個領域。100年後的今天,歐美藝術界紛紛舉辦未來主義特展,我們同樣走在藝術潮流的尖端,推出「飆未來:未來主義百年大展」,由國立中正紀念堂、中時媒體集團時藝多媒體共同主辦,展品來自義大利,以畫作為主,展現未來主義的精華。


 


   在未來主義繪畫中,我們看不到傳統的具象化場景和人物,滿眼所及是動感的影像。未來主義畫派的畫家們努力在畫布上闡釋運動、速度和變化過程。空間不再存在,物體從不靜止,它們永不停歇地運動並相互穿插。面對未來,我們總是擁有各式各樣的想像,機器時代的人們對未來的刻畫,是充滿動感和速度、永不靜止的能量,讓我們在感受未來主義前進力量的同時,也激發出臺灣的活力,共同飆出屬於我們的美好未來。



 


唐果婚姻介紹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過會畫畫的狗狗嗎? 狗界達文西作畫「狠」堅持!


 


NOWnews 更新日期:2009/08/25 11:59 記者林育綾/綜合報導



聽過會畫畫的狗狗嗎?這隻美國紐約的傑克羅素梗犬「緹莉」,畫齡長達10年,日前剛舉辦完個人繪畫生涯的期中回顧展,牠的畫風抽象,被譽為「狗界達文西」,對作畫還有非常堅持的原則。而在加州也有一隻狗畫家琪姬,不過相對而言,琪姬性格比較懶惰,通常要很久才能完成一幅畫啦!


 



【緹莉踏上繪畫之路】


 



住在美國紐約的傑克羅素梗母犬「緹莉」(全名Tilamook Cheddar;小名Tillie),是隻畫齡長達10年的天才狗畫家。10年前在緹莉6個月大時,有天牠突然狂抓筆記本,非常堅定又專注,嚇壞了女主人哈斯提。


 



主人後來靈光一閃,將彩色複寫紙覆蓋在白色畫紙上,讓緹莉以爪子、腳掌、甚至牙齒來作畫。可別以為緹莉只是調皮搗蛋、爪子癢,牠認真專注的程度非比尋常,還懂得運用景深。


 



【獨具個性 作畫有自我堅持】


 



緹莉作畫非常勤奮、有原則,如果有人在牠完成作品前打擾阻斷、搶走畫布,牠會吠叫警告;甚至發狠咬人。若作品沒達到自我標準,牠還會生氣地撕爛毀掉,這行為就和藝術家一模一樣!


 



緹莉自成為畫家以來,已經舉辦近20場個展,牠的作品每幅至少可賣100元美金(約3千元台幣);最高喊價到2千美元(約新台幣6.5萬元)。


 



現在牠還有自己的官方網站(www.tillamookcheddar.com),時時更新資訊,讓喜歡她的朋友瞭解更多;日前好萊塢藝文中心才替牠舉辦繪畫生涯期中回顧展,於8月16日圓滿落幕。


 



【另一隻狗畫家──琪姬】


 



在美國加州也有一隻會畫畫的北京狗琪姬(Ziggy),今年3歲。牠的主人隨手將畫筆綑再捲筒裡讓牠咬著,琪姬就開始作畫;不過牠比較懶惰一些,常常畫個1、2分鐘,就跑去吃東西、打盹,因此一幅畫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完成。


 



琪姬的作品最高可賣250美元(約8千新台幣),和緹莉相差一截,畢竟牠「出道」年資還淺,若想和緹莉一樣,還得多多看齊。只是對小狗而言,最幸福的莫過於吃東西及玩樂吧!(我的狗新聞台)


唐果婚姻介紹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由 更新日期:2009/08/05 04:09







記者趙靜瑜、李文儀/台北報導



南投日月潭景致優美,已成為國外觀光客訪台必到的景點之一。不過今夏的日月潭還多了弦樂加持,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將在日月潭舉辦日月潭國際音樂節,邀請世界知名音樂家接力舉行音樂會,感受文化與觀光加值的魅力。



日月潭國際音樂節將從8月14日至10月3日展開,將在台中縣市、南投縣、台北市等地演出,由小提琴家胡乃元打頭陣,小提琴家林昭亮、中提琴家今井信子、大提琴家麥斯基等人也將輪番上陣;還有國台交弦樂團、齊瑪諾夫斯基弦樂四重奏、青少年國際管弦營音樂成果發表會等。觀光局局長賴瑟珍與文建會主委黃碧端都希望天公作美,讓湖景與美樂交織。



日月潭風景管理處處長曾國基表示,主辦單位已備好雨天方案,讓遊客可以放心欣賞音樂。



詳情可詢:04-23391141#153,或上網:www.ntso.gov.tw。


唐果婚姻介紹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黃本蕊個展「Last night butterfly brought me dreams」



  • 2009/8/8 ~ 2009/9/1



  • 活動網址









誠品畫廊將於08 月 08 日(六)-09 月 01 日(日)舉辦黃本蕊個展「Last night butterfly brought me dreams」。長久以來大家所熟悉的黃本蕊是一名旅居紐約的傑出繪本藝術家,此次跨界將觸角至繪畫創作不足為奇,因為二十多年的插畫工作,黃本蕊手中從未放下畫筆,純粹的藝術創作只是她對藝術家身份的重新驗証,也是畫家面對自己解構自我,「Last night butterfly brought me dreams」展覽中所展出的繪畫,即展現出插畫家身分的黃本蕊之外另一個較完整的她。


 


黃本蕊的繪畫創作透過畫中的色彩、造型等等元素,以及兔子尼尼(Nini)自由地詮釋藝術家內心的一種人文意涵,同時嘗試著製造一個好似簡單明瞭,卻又存在無限發想的空間給觀眾。尼尼外型溫和脆弱,面部鮮有表情,在畫面上既是主角又是配角,牠所身處的畫面─天空、大地、暗夜或海底等等,代表主動進行中的敘述性故事,常常兔子只是扮演被動的旁觀者,如同看畫的觀者一般,容易博得認同感。


 


透過尼尼,黃本蕊的繪畫透露出藝術家所關心的議題,這些議題大多是她生活中接觸到的直接或間接、或大或小的事件。黃本蕊的創作世界,便是這樣的一個渺小人生與浩瀚宇宙的互動與共存,甚至抗衡的世界。人生結束,宇宙繼存,人的存在和所有努力只是一種必然現象,在自然的導演之中完全改變不了它的運行、繼續和終了,好與壞都不是我們充滿弱點的小小生命能改變或掌握的,但是努力終歸要努力,雖然明知一切終歸消散。所以黃本蕊的畫面有許多天人相容的溫暖片刻,但也時常充滿些許無力感。這是黃本蕊繪畫的玩味之處,幽默與憂愁、悲觀與樂觀參雜融合,在作品的意義上,得由觀者自己取決,而在這個過程中觀者發自內心的自我投射和詮釋,正是黃本蕊所追求的「與觀者之間的對話和共鳴」。


 


她說:「我不做能力達不到的作品,說超越我經驗所及的話。這種良身訂製的創作方式,給我滿足的感覺,像餓了吃,睏了睡,像呼吸一樣自然。人們微笑的反應,就是我繼續創作的力量。」就是這樣誠懇而且充滿感情、包容力量的藝術家,繪出了人性中的共同情感,縮短了藝術家與觀眾之間的距離,觸動了我們的心弦。


 


 


展覽日期:2009年8月8日(六)-9月1日(日)
展覽地點:誠品畫廊(台北市松高路11號五樓 信義誠品五樓)



(本展覽資訊,轉載至Arttime網)

唐果婚姻介紹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ouis Vuitton :不夜城裡的低沉對話


路易威登「創意情感」藝術展


 


 


吳嘉瑄




普林斯Richard Prince∣都市夜色After Dark 建築牆面裝置 2009(路易威登)


維多利亞港邊的香港藝術館,這陣子披上了一層像是由廣告看板拼接起的華麗外衣,由各式通俗小說封面所構成的言情圖像上,鋪滿了巴黎、紐約、舊金山、香港等地名,與對岸港島林立的高樓廣告相映成和諧的城市對話。普林斯(Richard Prince)這件在地製作的作品《都市夜色》(After Dark),以擬真的商業廣告形式,精確地傳遞出香港做為全球化下重要的娛樂、消費,以及媒體資訊快速流通、變異的資本城市代表,在五光十色、行人形色匆匆的靡靡風景中,所流露出某種混血的異國情調。而此種繁雜、混搭的當代生活圖景,以及其背後所揭示的文化語境,正做為了由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以下簡稱LV)舉辦的「路易威登:創意情感」(A Passion for Creation)藝術展,所欲提供的觀看深度。


當然,並不令人意外地,「創意情感」做為LV在亞洲首度舉辦的大規模展覽,一個很重要的企圖便是去強調其品牌中時尚與藝術、建築跨界結合的理念與成果,因而在「路易威登與藝術」(Louis Vuitton and Art)單元中,LV展出了巴黎路易威登博物館所收藏的古董行李箱及皮件、其與三位藝術家:史包斯(Stephen Sprouse)、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普林斯合作的創作系列,以及「建築概念」(The Architectural Project)中,由蓋瑞(Frank Gehry)為路易威登創意基金會(Fondation Louis Vuitton pour la Création)美術館所設計的,以玻璃帆船為靈感、強調透過向外開敞之設計與戶外自然共容的建築草圖及模型。香奈兒總監拉格斐爾德(Karl Lagerfeld),之前在談到已告暫停的「Mobile Art」(流動的藝術)計畫時,便曾說過:「我們可以用廣告淹沒這個世界,但這是更為高貴的做法。」LV也藉由從古典優雅到前衛創新的設計歷史的呈現,深化了百年時尚品牌一加一大於二的經典魅力。


而正如同《都市夜色》以無比清晰的語彙與姿態所訴說的,「情感創意」展另一個企圖,便是結合香港在地精神,從香港這個事事瞬息萬變的國際城市出發,去呈現全球化年代中,關於各種文化、社會、心靈情感上紛雜交流的對話狀態。

此企圖透過兩部分來呈現:由基金會藝術總監巴杰(Suzanne Pagé),以及首席策展人芭虹(Béatrice Parent)、波賽(Laurence Bossé)策畫的「珍藏與精選」(The Collection, A Choice)國際展單元,展出基金會部分的永久藏品,包括雙人組藝術家「吉伯與喬治」(Gilbert & George)、巴斯奇亞(Jean- Michel Basquiat)、拉維耶(Bertrand Lavier)、貢札雷斯 – 佛斯特(Dominique Gonzalez-Foerster)、吉爾斯基(Andreas Gursky)、昆斯(Jeff Koons)、馬克雷(Christian Marclay)、雨格(Pierre Huyghe)、普林斯、保羅.陳(Paul Chan)、曹斐、楊福東等藝術家作品。以及由田霏宇(Philip Tinari)所策畫的「香港七賢」單元,邀請七位香港本地藝術家:唐衲天(Nadim Abbas)、李傑、梁志和、白雙全、曾建華、王浩然及黃慧妍展出。



史包斯(Stephen Sprouse)為路易威登設計的商品。(吳嘉瑄)




似近猶遠的幻象

布希亞(Jean Baudriliard)說道:「我們生存在一個愈來愈多訊息,但卻愈來愈少意義的世界裡,訊息已完全地摧毀了意義,或將意義中和掉了……當今的失去意義,當然和媒體,尤其是大眾媒體的將意義溶解有關。它使得政治及歷史的真實因而失去。」波伊德(Robert Boyd)的作品《仙納度》(Xanadu),布置成「轉吧轉吧七彩霓虹燈」般閃亮亮的迪斯可舞廳,原本應是歌舞昇平的場景,卻出現一幕幕閃換不停的世界各地因種族、宗教、社會問題而引發鬥爭災難的歷史鏡頭,那些因為人類自相殘殺的悲劇畫面,在媒體不斷重複放送下讓人感覺變得麻木,因而真實成了一種似近猶遠的幻象。

此種因媒體化而造成的奇觀,則更嘲諷地展現在馬克雷的作品《交叉火力》(Crossfire)裡,馬克雷以熟練的蒙太奇手法,將多部東西方電視電影的槍戰鏡頭加以剪輯串接,在四面屏幕上循環播放一連串準備武器上膛、瞄準、射擊的槍戰片段,站在畫面閃光不斷、爆炸聲震耳欲聾的現場中央,觀者彷彿就是被瞄準攻擊的目標—媒體將槍戰轉化為某種視覺聲光的震撼表現,淡化甚至抹除了武器狂熱在現實中所帶來的嚴重暴力問題,而我們耽溺其中卻不自知。


在華裔藝術家保羅.陳錄像裝置《第五道光》(5th Light)中,武器引發的毀滅性災難及悲劇,卻奇異地顯露出「沉重」的輕盈感。《第五道光》是保羅.陳系列動畫影片《第七道光》(7th Light)之一,藝術家在地面及牆上投影出巨大的三角形與矩形剪影,隨著綠色迷霧忽強忽弱的光線變化,地面上出現的黑色小物件,包括人、槍枝等剪影也緩緩「下墜」掉進上方的綠色迷霧裡,以像是柏拉圖(Plato)的洞穴影子,來影射並哀悼世界在各種權力、暴力、信仰衝突中,所造成的像是911事件及伊拉克戰爭等的悲劇。


關乎權力掌握的話語權理論指出:「重點不是說了什麼,而是誰在說。」普林斯的攝影作品「藍色牛仔」(The Blue Cowboys)系列,所透露出的「什麼可以被說、誰可以說」的遊戲規則,在跨國企業純熟地運用廣告媒體、掌握言說權的手段下,成為最有力的證據之一:一幅幅遼闊景色中粗獷豪邁的牛仔形象,被「萬寶路」(Marlborough)的香菸廣告,用做於塑造經典品味的文化符號,抒情史詩般的美好年代,建造起一部西部牛仔的流行神話。


城市裡疏離的靈魂們

吉爾斯基的攝影作品往往呈現了城市中組織化、結構化的樣貌,巨大的視野中有著冷冽、清晰但卻疏離的特質。他的《F1賽車場加油修理處Ⅰ-Ⅳ》(Fi BoxenstoppⅠ-Ⅳ)以巨大的橫幅尺寸,捕捉了賽車場上修理站某個戛然而止的時刻;樓上觀景台裡的人們或望著或忙於拍照,與下面修理站的工作人群形成兩個被觀看(修理站之於觀景台、觀景台之於我們)的層次;畫面中央有如一個黑洞,一個女人背對著這一切被觀看的,像是從此中心向外輻射一般,這些一連串呼應、應當忙碌吵雜的動作被瞬間凝凍,進而分崩離析,而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由此被估量出。

同樣地,貢札雷斯 – 佛斯特第二部電影《中環》(Central)也針對於此,呈現清晨一個女子背對觀眾站在香港天星碼頭的景象,鏡頭並不時帶到路過行人;像是模糊不清的老電影畫面加入了女子的粵語旁白,在對岸高樓城市的對照下,女子輕聲道出個人關於孤獨、人際關係、人與環境隔閡的心情。



普林斯Richard Prince∣藍色牛仔The Blue Cowboys(之一) 攝影 150.5x211.5x5.1cmx4 1999(路易威登)




轉換至香港藝術家對此的詮釋上,李傑的《有浴室的房間》具體演繹出「每個人都是一座島嶼」的港版想像,將香港一般家庭的臥室空間—有著單人床、播放藝術家做著一天瑣事的小電視、創作材料、上頭有個挖洞刻痕的書桌……各式生活的摺皺樣態搬進展場;另一件錄像《某天我假裝上班》則記錄了李傑如何混進一個陌生的辦公室中。種種的物件與帶領觀者窺視的影像紀錄,串連並浮現出某種年輕人蜷居或(不得不)滿足於小世界的生活樣貌。


出走

出走,或者可以說是一種對於自身生活狀態的反思方式,讓困頓於城市裡的疏離靈魂有了另一種積極生活的可能。《我名叫Victoria》是香港藝術家梁志和頗為有趣的錄像作品,作品講述一個名做維多利亞(Victoria)的女孩,以一口標準流利的英語,愉快輕鬆地說出一段段關於自己名字的由來與改變等小故事;這些故事並搭配上一幕幕藝術家從維多利亞城(香港島中心區舊稱)邊界的堅尼地城,走到英軍首次登陸香港島的地點,這一路上的漫步風光。英國這一帝國對於其亞洲殖民地香港的影響深刻到無所不在,語言即是其中之一,語言的被殖民反倒成為香港人的優勢之一;由一個個人趣味的語言故事開始,搭配另一組拍攝維多利亞廢棄監獄的作品「維多利亞系列」,藝術家逐步展開對於生活環境、政治、歷史等的探究與反思。

描述一次集體冒險行動的錄像作品《未知之旅》(A Journey that Wasn't),是藝術家雨格乘坐帆船Tara號到南極探險,去尋找南極冰雪融化後才出現、有著傳說中不為人知的神話動物:白企鵝棲息的神祕島嶼「Ociosidad」;這個行動的後半部則是轉回到城市裡,藝術家以音樂與裝置的方式,在紐約中央公園(Central Park)中重現這段南極探險過程。影片中忽亮忽暗的光球像是某種催眠術,吸引著大群企鵝,同時也吸引著觀者隨之著迷;這個寓言意味濃厚的探險故事,即便最後終將回歸現實,但此種為了追求理想、越出生活框限而甘冒風險航向未知之境的實際行動,無疑地是藝術家給予我們最好的生活啟示。



 


本文章轉載至今藝術 / 202期


唐果婚姻介紹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欣賞藝術熱情之外,也要學會愛護藝術品哦


中時 更新日期:2009/06/22 02:40 盧金足/台中報導



在台中市登場的奔牛節,開放八十九頭彩繪藝術牛,在街頭、綠園道、美術館、大學校園奔跑,但卻考驗民眾公德心,有人騎上真牛尺寸的牛背,還有人硬扯牛角;市長胡志強曾考慮設柵欄保護,卻擔心影響創作美感,只能向民眾道德勸說,不要再對「牛」下毒手了。


 



激盪出公共藝術與城市行銷的火花的國際奔牛節,源自一九九八年的瑞士蘇黎士,至今已狂奔全球六十五個城市,今年適逢中國牛年,在


台中市登場的奔牛節,讓市民行走在文化城,彷彿置身一座超大型戶外美術館。



但藝術家彩繪設計的互動牛、品牌牛、藝家牛、藝企牛、跨界牛、化妝牛,卻難擋民眾的破壞力,民眾看到和真牛一樣大小的創作,當成鬥牛玩具,甚至任由小孩攀爬,騎上牛背拍打。


 



最近還發現民眾將三、四頭藝術牛的牛角,視為角力對象,硬生生扯歪牛角,甚至刮除彩繪油彩,作品風貌變了樣,民眾缺乏道德心和藝術素養,也讓市民丟了面子。


 



市長胡志強對奔牛節作品遭破壞,考慮是否要對藝術牛增設圍籬,讓民眾觀賞時保持距離,但考量會妨礙創作本意,只能先採道德勸說,希望大家用心靈之窗觀賞,共同愛惜公共藝術。


 



文化局長黃國榮表示,奔牛節展出的作品,當初就設定並非要安置藝術殿堂,而是融入生活之中,所以有可以讓小朋友轉動的互動牛,也有會發出樂曲的音樂牛,只是有的人不是適度操作,而是用力搖動,擔心展期到七月五日前就面目全非。


 



國美館現已安排十多名巡守員加強巡邏,防止民眾繼續破壞。


唐果婚姻介紹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藝術家的色彩密碼


 


top

文/張月鶯‧圖/編輯部


(本篇為轉載,很有趣哦)


http://paper.udn.com/udnpaper/POI0023/155572/web/#1


 



法國繪畫大師馬諦斯曾說,在色彩和線條的遊戲與平衡裡,隱藏著創作的秘密,可見色彩是創作很重要的元素。有些藝術家會特別喜愛某種顏色;有些藝術家認為色彩是畫中的主角;有些藝術家會特別著重色彩的表現,甚至加以研究和分析,他們希望藉由色彩表達什麼呢?透過藝術家的色彩密碼,一起來發掘他們創作時的祕密吧!


(←莫內作品)崇尚自然的莫內、雷諾瓦等印象派畫家,為了捕捉瞬間的感覺和印象,對色彩有獨特的看法,他們認為光線下的事物沒有明顯的輪廓,陰影也不是黑色的,他們希望擺脫傳統繪畫的沉重感,喜歡用輕快明亮的色彩,不喜歡用黑色或深褐色,他們採用互補色來表現陰影,所以作品大多鮮明亮麗。


秀拉、席涅克等點描派畫家,則是結合科學的方法來研究色彩,他們將色彩分析出原色的色點,運用色點融合變化出不同的色彩,來表現事物的明暗、深淺等,透過色點的交融,在欣賞畫作的人眼中自然的混合、調色,形成奇妙的色彩。



 


(←梵谷作品)用色大膽的荷蘭天才畫家梵谷,當他住在法國南部的阿爾時,當地的景色使他精神愉悅,他愛上那裡金黃的陽光、向日葵,住的屋子叫作「黃屋」,這時期的作品幾乎都是黃色調。那時他畫過許多幅向日葵的畫,嘗試過不同顏色的背景,黃色調的背景就有好幾幅,黃色的花和黃色背景,讓整個畫面充滿光亮。藝評家費尼雍曾說梵谷是一位「用色豐富的有趣藝術家」。


 


(←馬諦斯作品)對色彩充滿熱情的馬諦斯,認為色彩是有感情的,是畫裡的主角,不應受到畫裡事物的形體限制,他一直不斷運用色彩做實驗,將內在的情感轉化為色彩,也不斷尋找顏色之間和諧的奧祕。《馬諦斯夫人》畫中女子的臉上,有黃有紅又有綠,色彩誇張,卻充滿生命力。而《紅色的和諧》畫中紅色的牆壁和餐桌,感覺幾乎在同一個平面上,和冷色調的藍色線條、窗戶裡的綠色草地,形成了強烈的冷暖色調、互補色的對比,但是由於色彩安排得宜,卻讓人感到一種色彩的和諧。


藍色給你什麼樣的感覺?粉紅色呢?西班牙藝術大師畢卡索的前兩個繪畫時期,藝術史學家就以這兩個色調探究他的生活階段。他剛到法國巴黎時,生活窮困,畫裡的人物大多是貧苦的人,他用大量的藍色調來表現小人物的苦悶,也反映了他當時的心境,這是畢卡索的「藍色時期」。後來他的生活好轉了,常和朋友去看馬戲團,並對特技、雜耍和小丑的演出感興趣,於是他把這些人的表演和生活當作題材,畫面開始出現大量溫暖的粉紅色,雖然畫中的人物仍然是貧窮的小人物,但是畢卡索覺得他們身懷絕技,活得很有尊嚴,這是畢卡索的「粉紅色時期」。

你發現了嗎?色彩的感受和運用,原來可以這麼豐富,在藝術家的調色盤上,色彩不只是紅、黃、藍等顏色而已,它們會交織融合成美妙的畫面,除了刺激我們的視覺,還讓我們了解到他們內心的情感和想法呢!






 

唐果婚姻介紹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物報導-孫翠鳳













孫翠鳳
孫翠鳳









 


 





    
    在台灣,每當提起歌仔戲,便能立即聯想到明華園允文允武、亦生亦旦的當家台柱:孫翠鳳。畢業於士林高商綜商科,非戲劇科班出身的孫翠鳳,在26歲“高齡”才開始學習歌仔戲基本功和身段唱腔。孫翠鳳的起步雖晚,但在短短數年間,卻一躍成為家喻戶曉的歌仔戲超人氣小生,更將台灣本土文化推廣至海外,使台灣歌仔戲藝術在國際舞台散發耀眼的光芒。

    1996年,孫翠鳳以歌仔戲藝人身份榮獲「十大傑出青年」的肯定。頒獎當天,每位得獎者皆上台發表得獎感言時,她聽見其他九位得獎者多具有高學歷與顯赫的經歷,頓時感到自己的渺小。輪到她上台時,她僅以平實口吻,描述自己對歌仔戲的熱情及奮鬥過程,不料台下其他得獎者與觀眾皆紅了眼眶,並報以熱烈的掌聲。

    孫翠鳳在那一剎那深刻體會,職業不分貴賤,學歷不分高低,認真打拼便能贏得他人的尊敬!其後,日亞航、日本NHK、德國ARD聯播網、奧地利國家廣播電台、北京中央電視、香港時事追擊等國際媒體,皆爭先來台採訪孫翠鳳,顯示明華園為歌仔戲藝術所投注的努力,不僅贏得台灣社會的肯定,亦獲得國際社會的讚譽。


    孫翠鳳是舞台上的亮麗明星,她對歌仔戲藝術投注的努力與不服輸的意志力,是台灣社會的傳奇,也是許多築夢者的勵志對象。但在成功的背後,她所經歷的挫折和考驗卻超乎一般人的想像;從跑龍套起,到後來的配角、女主角與小生的演出等,種種動人故事,5月13日將在衛武營藝文講堂裡精彩呈現。〈文/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籌備處,圖/明華園〉

唐果婚姻介紹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09/4/4
豆豆看世界-




豆豆是一位出生於台灣經濟起飛後的七年級生,物質生活一直伴隨著他成長的歲月,而他也視此一切為美好生活中的必備條件,但就在不知怎麼的那一天,他恍然大悟的發現,原來現實的一切並非如此美好時,豆豆也頓時愣住了!原來自己一直是這個美好集團裡的成員之一,且似乎改變不了這個集團的持續壯大。


 


 


 


 


 


豆豆睜大著眼睛,開始觀看著他一直認為的美麗真世界…………  


 




展出時間  2009 4/5~2009 4/30


展出地點    20號倉庫咖啡廳

唐果婚姻介紹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杰的眼睛對話』攝影徵求喜歡聊天的朋友



人  數:2-3人, 年齡20歲以上
地  點:20號倉庫 咖啡廳
拍攝主題:聊天人物的表情特寫
報名請洽阿杰 internet.homecoming@gmail.com
權利事項:
(1) 免費的飲料(咖啡館) 或 交通費用(拍攝地點為火車站時)
(2).拍攝影像光碟一份, 參加者擁有影像的對外公開及發表權
(3).攝影師同時擁有作品的肖像權,有權對外公開及發表。

唐果婚姻介紹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